姿瑩從19歲開始學習柴燒,就決定未來要蓋一座屬於自己的柴窯。幾年的柴燒經驗,再加上存了一筆創作資金,2015年姿瑩啟動了蓋窯的籌備工程。除了觀察池上大埔山下的微氣候,決定窯爐的種類、實際座落位置、方位與大小,也開始研究「池上土」,盤點能用得上的各種資源。
2017年結束在日本的田野調查,姿瑩回到父親的故鄉,也因為在日本的研究,讓姿瑩對於工藝有了更深的想法—開發工藝的社會性,姿瑩認為工藝影響社會的潛能尚未被開發,工藝不再只是她一個人的事情。此時正好連兩年分別獲得水保局與臺東縣政府的補助與輔導,讓姿瑩能加速進行理想的實驗與實踐。
2020年,姿瑩夢想實現,建造了一座窯,她於池上陶與半農半藝推廣協會的基地,為池上創造一個平台,以陶藝整合地方工藝,研究並引導半農半藝的生存之道,再連結在地的許多社群(如:餐廳、長照2.0據點、學校),期待實現共同學習、以美感體驗創造感性認識的機會等目標。
循著培訓在地工藝家的能量,姿瑩接著成立了「器皿研究會」,以培訓料理人創作出專屬於自己的器皿,約有十餘家農村休閒業者一同參與(小安比樂、池上風禾日立、換鵝山房民宿、百寶蔬食、巧本味、池上曬穀場、池上鄉樂齡學習中心營養設計黃虹瑛、池上飛翔民宿、芭洋Amis美饌、窯滾吧!部落),姿瑩期待未來這些店家都能成為池上工藝使用的示範場域、展演及行銷場域。
池上陶的落腳、扎根,不僅僅是個體純粹的藝術創作與經營,同時帶來了更多共生的機會,開啟了更多人參與的可能。例如:由耆老傳承技藝,讓青年承襲文化價值,也找回自我認同與成就感;引導銀髮族創作,讓長者能透過工藝學習的沉浸狀態,獲得紓壓喘息的機會;透過半農半藝的方式,讓青年接觸藝術,同時仍有農村的產業並行,支持生計;工藝整合食農教育,讓孩子們從食藝角度認同家鄉。
有次跟姿瑩合作了一個遊程體驗,我從體驗內容的客製討論過程,認識了姿瑩的專業與彈性;從事前的準備溝通,感受到了姿瑩的周到與謹慎;從帶領我們做陶的部落媽媽們的技巧與助教模樣,感受到姿瑩一定是無私教導他們一技之長;從突發狀況的反應,感覺到了姿瑩的沉著;從教學體驗遊程的進行,體會到池上陶有多療癒(好的我承認我在工作期間也跟著捏了一個小茶葉罐,當下不小心專注到掉進了捏陶的世界裡,失職了啊!)那真是一次很安心、很美好的合作經驗。
以父親故鄉為名的池上陶,透過藝術將人與土地揉合、藉「分享」的方式擴散,把臺東的土變得更黏了。究竟有多黏呢?這就留給你親自體驗了!準備啟程前往池上陶吧!
圖片及資料來源:池上陶、吳姿瑩
コメン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