紀實攝影/陸凱聲
台大後EMBA
台大E勢泮
你確定,
你是適應新時代
的領導人?
隨著新冠疫情持續延燒,中美貿易戰演變成全面包圍戰,為全球供應鏈重新洗牌揭開序幕,再加上數也數不清的黑天鵝事件,企業領導人紛紛回到校園為大腦充電,準備迎戰詭譎多變的未來。因此,2022年台大後EMBA — 台大E勢泮可謂座無虛席,更有學員已經連續三次報名學習,可見台灣的企業領導人是多麽求知若渴。
E勢泮的首場課程,請來國師級大腦,政大創造力講座/名譽教授 吳靜吉博士,以「領導人的自我察覺之道」為題跟大家分享。但一開始,吳靜士就向與會所有同學拋出震撼彈:「請大家分成六組,用四張桌子圈在一起,成員背景盡量不同,快、快,動起來」。只見所有同學被突如其來的要求,弄得一時不知所措,亂作一團。漸漸,人群中開始出現數位較冷靜的同學,輕柔地指揮調度大家。
越震撼、越連結
「各位平時都是下屬為你們服務,對不對?桌子怎麼擺都不會了!」吳博士以長者之姿,告誡各位企業精英,領導人的自我察覺,就要從「自己的事自己做」開始,這也是一次對「自我察覺」的檢測。從此之後,整天的課程,每位學員都在不斷的換組,認識新同學及介紹自己,這是給學員一種碰撞與刺激,也是呈現吳博士心目中,EMBA 課程重要的核心 — 人際網絡的價值。
對人與對己
內在的自我察覺
隨後,吳博士正式進入課程內容,他以「偉大的領導由自我察覺開始」和「領導人的自我察覺之道」引領大家思考。自我察覺可分成「內在」和「外在」來看。內在:就是自我的價值觀、目標與客觀所在的環境的互動,也就是能否感知自己的思想、行為、優缺點是如何影響別人和環境、社會。就像籃球或足球隊員,除了自己被分配到的崗位與任務,能否在緊急關頭做球給隊友,以保證得分,也能否控制失分甚至別人犯規的情緒,都直接塑造球隊的公眾形象。
一般而言,內在「自我察覺」能力越高的人,工作職位也越高、從工作關係中獲得的滿足、對自己和環境的掌控感也較強,這當然使得他的生活顯得較為快樂、比較不受焦慮與壓力的困擾。
外在的自我察覺
外在:能較了解自己在別人心中的「樣貌」,例如—性別、種族、國籍文化、外表及社經地位等,更進一步是別人對自己情緒反應的感知掌握。有研究發現,能清楚別人如何看自己,也能表現出更有同理心、角色扮演能力。而作為領導者,對自我的看法與員工看法一致時,領導力也更強、上下關係也更好。
你是哪一種?我們一起走往最後一種
吳博士也帶領學員,把內在與外在的察覺關係,套用到「周.哈里窗」來自我檢驗,思考自己現在是屬於哪一型的自我察覺者,並如何往更好的「自知知人」修習。4 種自我察覺型態為 — 1. 角色混淆的尋求者(低內在X低外在);2. 忘了自我的討喜者(低內在X高外在);3. 自知卻未必知人的內省者(高內在X低外在);4. 領導人的典範-自知知人(高內在X高外在)—了解自己優缺點,也重視別人的回饋。對於缺點,能修正可修正的,不能修正或不想改的,可化不利為有利。
內>外
高<低
自知卻未必知人的內省者
角色混淆的尋求者
領導人的典範-自知知人
忘了自我的討喜者
找尋「對」的事 — 終極價值
什麽時候我們才會感到幸福與快樂?由於客觀社會的價值觀與來自他人的感受千變萬化,最好找尋「幸福」的地方就是同樣的向內向己尋,那就是追求「福樂」/「心流」(flow),亦即隨時隨地都要找到自己有能力完成,但同時具有一定挑戰性的事來磨練自己,在焦慮與無聊之間的神奇地帶,就會形成心流,幸福就在不遠處。只是,隨著年齡與際遇,我們也得學習放下許多的「應當」、更要反省與慈悲。
自我察覺之道的培養
為了感知自我,吳博士跟在座的領導者分享多項「工具」,例如:1. 放空時間(non-time)— 再忙也要為自留白、以往可能叫「閉關」,也可以是旅遊、參與藝術活動等等;製作生命年表 — 反思生命,為記錄自己生命故事而準備;要懂得向下學習、自我解嘲、發揮幽默、隨時感恩與樂觀等等。
希臘的阿波羅神殿入口處,刻有銘文「認識你自己」,影響希臘、羅馬及整個人類的文明發展,更是哲學的源頭。所謂領導力,大概就是做人處事的藝術,待人接物的標準,要弄懂這門學科,首先就得隨時認識真正的自己。
一天整天下來超過六小時的講課,吳博士多次與學員互動,越教越起勁,完全看不出半點倦怠的跡象。而學員除了聽得大呼過癮,也在吳博士身上,看到一位找到「福樂」的教育家。
紀實攝影/陸凱聲
© 2021 by Creat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Found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