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14_edited.png

向土地學習

黃聲遠與田中央的留白與創生

第二屆政大後EMBA 工作坊

​紀實攝影/陸凱聲

    2019年黃聲遠與田中央工作團隊,在建築界盛事 — 威尼期雙年展主場舘外的台灣館首度發聲,以其豐富的生命力的都市營造主張,讓各國的建築同行冒名踏入出主場館,前往外場館朝聖。引起的漣漪讓下一屆的 2021 年,策展單位主動邀請黃聲遠及田中央團隊,在主場館「軍火庫」中央展區,展示他與團隊的「生機勃勃」創意,也帶給主場館不一場的觀展體驗......像:植物般的「微管束計劃」,將水與人文長期灌溉同一片土地—宜蘭;讓這個與首都台北遙相呼應的小城,以有機的方式讓人與土地產生關連而自傲,堅持由山來構築天際線而非人工建築,重新演繹公共建築的內涵與意義........。在破與立之間、在空與有之間,重新定位建築師的角色與功能。

    2022年 黃聲遠整理所思所想後,在政大後EMBA 『「領導與轉型」:政大後EMBA的前世今生工作坊 』中以獨特的方式分享著。他時而感性緩慢,活像詩人般吟唱著對每個作品的成長點滴;時而像個頑童般,脫稿說出建案背後許多不為人知的小秘密,他與團隊又如何用耐心、決心與智慧,在疆硬的行政體系中「暗渡陳倉」他們的理想與堅持。為了讓各位『「領導與轉型」:政大後EMBA的前世今生工作坊 』的學員,感應到他從土地學到的智慧,黃聲遠更親自帶領學員參觀了他「跑馬古道公園」和「沙丘遊客中心」兩個案例,完全不藏私、甚至說滔滔不絕地向學員講解他所感所悟。

 

    從黃聲遠的分享中,讓人不得不反思後EMBA的「後」,是相對現代性而重新構建的認知系統。從田中央工作團隊看到,越要創新轉型,就越要關注本地、關注人文、關注自然的關係,這是一種「慢」而「細膩」,若有若無的哲學,只有完全融入地方才能體會的一種智慧。

退一步,
讓空白成為焦點

    『這幾年我們專心的想撐開更多的空白,讓「消失」真正成為更未來的存在,慢慢的活出來,無所不在。』黃聲遠建築師親自頭載斗笠,帶領政大後EMBA的學員,實地走訪礁溪的舊「明德訓練班」改建案,即如今已經舉辦過多場藝術展演的的跑馬古道公園。

    頭載斗笠的國際著名建築師黃聲遠,親自帶領學員認識跑馬古道公園時,仍時刻透露一種童心般的笑容,仿佛偌大的公園全是他與團隊的遊樂場。『這公園裡面有多個劇場空間,真正好的劇場背景是轉過來看到的山,非常壯觀....公園裡軍隊的樹木,其實很特別,它不「柔情」,它們是種有秩序在,這個秩序有種說不出來的自然又不自然....這提醒我們一個事情,就是軍隊進來這個地方之前,大地與先民就能靠各自己的方式療癒(明德訓練班是一針對犯錯的軍人,懲罰與再教育的地方)....所以,北營區它是一個非常有禪意的地方 ,就像優人神他們來就對著山這樣子的一個舞台。』

13.png

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   

    第二屆政大後 EMBA 工作坊上,吳靜吉博士請來台灣著名建築師黃聲遠,分別用現場實地參觀和座談,來與學員進行細緻的交流和心得分享。透過簡報與實地參訪,黃聲偶爾像詩人,緩慢而深沉的細訴內心獨白,偶爾又像頑童般幽默靈巧,透靈著工程背後的各種詭計。

 

    「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」最能形容田中央團隊每位成員的心路歴程,他們不自覺地成為宜蘭的一部份,而且越走越深刻、越融入,遂形成「在現場設計」的特色。他們絕大多數工程,都選擇在離辦公室三十分鐘車程之內,這樣,才能隨時戴起草笠,放下專業的外衣,去貼近土地,理解季節細微的變化 — 與鄰居、土地,甚至河川、海洋交心,成為團隊成員每個工程前的功課。

大隱
於市

        縱使田中央團隊已得到國內外專業領域的肯定,但他們又與其他著名建築大師迴異;沒有追逐「高大上」的案子,也不鐘愛快速獲利的商住建案,反而力求作品「大隐於市」 — 在城市中,要融入尋常百姓的生活;在鄉野裡,成為大地的一部份,隱形於芒蕪之中,那是一種更廣大、跨越階級與物種的「平等美」。此時,投影幕上出現了優美的一句:『看見自己不如看見別人,放鬆之後才平等的發現,一切都美的驚人。It is more important to see the others than seeing ourselves. Sit back, and you will discover the extraordinary beauty of the surroundings.』黃聲遠和他的團隊行動,似乎已經超越工程而發展出獨特的哲學思維。

       『這個房子本身是沙的一部分,所以各位看到屋頂這些條紋,其實就是想像這個螃蟹去挖那個沙想要鑽進去,所以沙中 間鑽了很多的孔,所以進去看它中我看到非常多的是從,那個孔就比較像是在沙裡面的那些生物在裡面轉,你進到一個地底下室地。』

 

        自從國道 5號開通,這條以海岸沙丘聞名的 2 號省道就逐漸被遊客忽略,而壯圍沙丘旅遊服務中園區,也成為一個沒有遊客的遊客中心,黃聲遠團隊即以海岸沙丘為師,發揮創造力將這座遊客中心以國際級的藝術展演空間進行規劃,且處處呈現海岸沙丘對宜蘭的意義,外觀上力求大地地景融為一體,甚至連內部也把沙運進館內展示。

 

      『創造一個文化介入地方產業的機會.....不管是視覺或表演藝術,或大型裝置藝術,這個房子也是跟它是對等的,這就是創造壯圍空曠大的感覺,讓大家有一個很獨特的體驗,獨特到你非來這裡不可能。』

模仿沙灘的螃蟹走過的痕跡,

甚至還特意造出螃蟹挖的洞穴入口。

黃聲遠帶領學員進入壯圍沙丘遊客中心,

在有如沙灘下的蟹洞中穿梭,

體驗蔡明亮導演作品《行者》影像與建築的對話。

12.png

壯圍沙丘遊客中心外觀造型,不單只盡力「不張揚」之外,更要融入周邊地景。

​照片來源:撰取自田中央工作群官網

蟹洞穿梭與文化介入

        其後,更得到著名導演蔡明亮的藝術影像創作進駐,甚至蔡導更經常前來壯圍沙丘遊客中心,更動現場包括沙堆造型、裝置用的白鐵坐椅等等,讓每次來體驗的游客,都能獲得不同的感愛,黃聲遠對這樣的共同創作,流露著有如小孩子發現秘密寶藏一般,興奮又激動的神情,拉著大家一個展間穿一個展間,說明蔡明亮導演如何在這蟹洞中跳脫實體,觸及真實卻虛無的時間:『他的影像可以.....跟我們牆壁上的分割線,他(演員李康生)人的腳,像走在上面一樣,後來更為遊客中心拍了一支八十多分鐘長稱《沙》的電影,真的很慢,蔡明亮的慢,其實讓大家有機會回到當下,覺得它他經歷的時間跟大家現在經歷的時間是相同的,讓大家有機會拋開平常的節奏感,回到並享受個人「自己可以控制的時間」上來。』黃聲遠眼神流露的,是一種既佩服又得意,充滿生命力的光彩。

    邊做邊學習,是田中央團隊至今堅持的工作方式,從只有單支藍球架的藍球場,大到宜蘭海岸的「修復」工程,經常是在沒有委託的情況下,先自行開展研究、溝通和設計。

這樣才能在政府突然有預算撥下時,能提出成熟具有統一性的構想。『我們所有做的事情,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的』這是已經身為國際公認的著名建築師黃聲遠,對所有後EMBA學員,最誠懇且發自內心的分享。

 

    黃聲遠用了整個跑馬古道公園,來保護未被外界所知的泉眼,在過量溫泉商業空間中留下一片空白,讓礁溪居民得以放慢腳步,感受一種重新認識山的自由。

 

    充滿巧思的「津梅棧道」,實是為了能夠保護過河的老鄰居和小朋友,能夠帶著微笑的跨河,過河的時候能夠更靠近河,而不必擔心被沙石車追趕著的驚恐。

 

    羅東文化工場把整個美術館「吊起來」的科幻外形,其實是為了空出更多獨立空間,供市民在其中隨意活動,卻又能相互支持而顯得熱鬧,任何人都在其中,分享一條重新劃定的天際線遠眺太平洋。『因為有好的共享經驗,不管是誰執政,公共性都不會再被切割。』

​照片來源:撰取自田中央工作群官網

4.png

圖為新護城河 2010-2013,河水為了讓路城市發展,長期被路面壓抑著,藉著新護成河工程,向當地學校「借道」將河水引流回到地面。城市與河流的關係,就像植物透過微管束,將生命力擴散到主幹一樣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-撰取自田中央工作群官網

田中央的微管束

    不斷挑戰創新 — 也許更準確地說,成為「公共建築師」之路,過程是難以預期,有些計劃只能等待時間給予回應;而有些,要『看見整體的連貫性,不忘人生的初衷 Not to forget our original Intentions in life. 』,就必需補充不同領域的養份。幸好,只要團隊真心求教,總有來自四方八面的朋友前來教導大家。黃聲遠沒有居高臨下的俯視年輕成員,反而從這裡點滴當中,被年輕人啟發不少,獲益良多:『我從年青人身上學會能做什麽就先做什麽。 暫時做不到的就放在心裡等待。』

 

    從市民的角度,到跨越階層、跨越物種的體驗,田中央團隊進一步從壯圍沙丘遊客中心的經驗延伸,體認到宜蘭平原基本上就是靠沙丘長期默默地保護著 — 無論是每年季風帶來的海浪與潮夕侵蝕,還是六百多年前紀錄到的海嘯攻擊,唯一有效隔絕的就像是紅樹林、沙丘等自然生成的海岸地形。這片土地對極端氣候的反應十分敏感,因此壯圍沙丘遊客中心之後,黃聲遠團隊,更積極推動數建案以修復這種獨特的沙丘地形為出發點而設計。似乎,田中央的案子客戶可以是政府、藝文團體、工廠等等,但團隊永遠圍繞的核心思想,這片土地的人與環境的長遠利益。

    讓時間給予問題回應,也讓時間磨練團隊意志,用減法恢復土地的生命,為大環境留下最珍貴創新,也許就是接受「留白」。

5.png

正當兩岸三地建築界,都爭相引入國際大師作品為傲的時刻,黃聲遠和他的田中央工作群,卻以深蹲同一片土地,利用一個又一個建案,巧妙如魔術師般刻意保留地方特色建材、復興傳統工法、還原城市原有水紋與天際線,但又以不重覆迎接新挑戰建案為目標.....。

 

如果說,人類從穴居到遷入土本建做的居所為「建築1.0」,那麽法國建築大師勒 .柯比意(Le Corbusier)以解決第一、二次世界大戰帶來,急迫而大量「住的需求」,繼而大膽創新地提倡「機器建築」— 強調功能優先、大量快速且附合簡潔幾何之美的建築 — 就這樣把人類從木石結構移居到鋼筋水泥的都市叢林內,這應該可算是人類居住與生產文明的「建築2.0」 。

 

至於,現在的黃聲遠與田中央工作團隊,從土地與人文中學習,演變為今天致力學習大自然本已具有的、自我保護與存續的系統 — 例如宜蘭太平洋沿岸的沙丘,就是千百年來抵擋東北季風吹襲城市的自然生態,因此黃聲遠和田中央的「壯圍沙丘遊客中心」、以及後來沿岸放置爐碴的貯存倉,都取法自然,以天然的沙丘形式來規劃建築,兼顧起保護宜蘭海岸線及業主需求雙重作用。或許,黃聲遠與他的田中央團隊,正在開啟「建築 3.0」時代。

​文/陸凱聲

​照片來源:撰取自田中央工作群官網

© 2021 by Creat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Foundation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