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金蕉
別來無恙!再返蓋亞那
撰稿|許育銀 攝影|許育銀 編輯|沈婷茹
【部落技藝:萬能的織女】
或許老天刻意安排,總有機會回到蓋亞那,特別這次以採訪者的身份回到這裡。蓋亞那工作坊,過去以手作工藝為主,主掌工作坊的劉金蕉老師是崁頂部落的織女,各種織布技術、染布、樹皮布製作都難不倒她,過去總有來自各處的學生想找金蕉老師拜師學藝。如今隨著蓋亞那的小米體驗、小米零售、以及各式的農務型的工作越來越多,織布已非主力,每個周末都接待不同地區的朋友,主要的行程是帶您認識小米田、如何幫小米去殼、搗小米外,分享布農族的風俗、搭配祈禱小米豐收歌、報戰功等布農族古調,帶給您別具風味的風味餐體驗。
【延續智慧:小米的使命】
而擔任說明解說的人正是過去的崁頂村的村長胡天國,他除了是在地八部合音的傳唱者外,更熟知布農族曆的大小事務,讓參與體驗的朋友跟著他,就能聽到老智慧留下的內容,也能參與實作,了解如何搗米,製作出小米飯,透過反覆的翻攪讓小米飯變的黏稠,他們說小米飯是過去長輩們最朝思暮想的美味,但隨者生活型態的改變,在地人能品嘗到小米的機會也變少。民國100年第一鍋小米飯不只感動許久未嘗的耆老,也感動蓋亞那工作坊的大家,激起他們想延續小米文化的使命,藉由小米體驗傳唱傳統智慧。
小米飯對蓋亞那來說是一個重新找回意義的起始點,過去在鐵路局工作的天國爸,直到退休才有機會為部落做一些事情,小米飯的開始除了是父母的思念外,更象徵家族、族群記憶的延續。從小跟著父母一起務農的天國爸,知道種小米需要很多人的參與,絕非一兩人的事情,於是天國爸開始招募鄉里的年長村民及在鄉里帶小孩的婦女,甚是還在學習間斷的小孩,都一一加入耕種的行列。
除此之外,務農不只是靠天氣吃飯的事業,更是人力密集度高的事業,部落裡的旱地小石塊遍佈,機械的支援其實有限,需要大量的仰賴人力的支援。還有種植作物就跟照顧小孩一樣,需要時時關照,看看他們生長狀況、有無雜草、等小米長大後還要留意驅鳥,於是過去以織布為核心的金蕉老師慢慢轉向以耕種勞動為主。
【根留在地:找到新的營運模式】
不過有趣的事,這份織布技術,在淺移默化下傳遞到女兒伊布(布農語)手裡,現在女兒除不斷向在地耆老學習織布技藝,也等著媽媽對織布重生鬥志後,再度攜手合作。如今的蓋亞那工作坊不僅持續生長農作物、販售農產品,辦理小米體驗活動以及參加各種市集,這樣的經營模式把家人、部落裡的族人都串在一起,讓在地人不離開還能靠著零工持續在部落裡生活。
回憶起6年前劉金蕉教我們用樹榔染樹皮布的事。那是一個有點熱的10月底,我們用著像在搗小米麻糬敲打用具,用力將樹榔搗碎,再將打好的樹皮布放入樹榔泥中,浸泡近一小時後再取出,樹皮布已成的豬肝色,豬肝色的環狀樹皮布套至今仍是我拿來裝飾透明玻璃花瓶的夥伴。就在自己念念不忘崁頂的一切,能看到大家別來無恙,極為幸福。
© 2021 by Creat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Found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