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耀&巴奈
給孩子最美好的禮物——喜丹卡露工坊
撰稿|潘佳欣 攝影|潘佳欣 編輯|于國華、沈婷茹
【體制以外的飛揚人生】
這座工坊的創立初衷,是有感於原住民孩子們,若是無法在學校成績上獲得成就感,往往會漸漸迷失方向,這座工坊希望提供給這些孩童除了學校外的學習機會,並以藝術美學為主軸。馬耀自己就是在學校體制內沒有好成績的例子,但是靠著自己的熱情與毅力,他去台北拜師學習「戲劇服裝製作」,舉凡改良式旗袍、禮服、戲服,到精美繁複的舞蹈演出服裝、蠟染布料等等都是他的專業,也為多部膾炙人口的戲劇演出設計精美戲服。在台北的他忙碌於事業,直到健康與婚姻雙雙面臨挑戰,讓他痛下決心,帶著三個孩子回到台東。
【沉思,與自己更深入的對話】
當時二十多歲的馬耀,回到台東後展開了一連串與自己的深度對話,他就像《湖濱散記》裡的主人翁,透過在海邊釣魚,放空、反芻、消化,思考自己人生的意義,這段時間長達四年。
後來他終於想通,決定將既有的專長與才華繼續發揮,應用在台東的生活裡。他踏入烹飪與木雕的世界,優秀的「空間感」與「立體造型感」,也讓馬耀在木雕創作上更揮灑、展現奔放創意。他在社區從事蠟染教學,也因此與巴奈結緣,兩個人的想法十分合拍,各自的孩子也相處融洽,便決定成為彼此的家人,讓生命更豐盛完整。
【充滿愛與理想的工坊】
馬耀和巴奈在認識之後創立了工坊,這座充滿愛與理想的工坊,是兩人生命歷程的結合,從服裝製作、木雕、烹飪、樂器演奏,各自的專長都得以傳承。 喜丹卡露工坊從建築外觀就很特別,屋子是以原住民的檜木——苦楝樹作為建材,不但防蟲,且不易斷裂。另外再以竹子裝飾牆面,以回收材料融入建築之中,環保巧思處處可見。不用的畚箕可以變成風格別具的燈罩,廢棄的電線杆木料成為戶外吧檯;而打造棚子剩下的材料,透過巧思拼裝組合後,就是一張獨一無二的桌子。
阿美族惜物、愛物,並且具有創作天分的特質,在此展露無遺。院子裡的大樹下,有木造的平台,平時歡迎街坊好友前來乘涼小聚,假日一到更成為工坊或學校孩子們表演的舞台,展現阿美族的好客熱情與群眾魅力。
【支持、鼓勵,工坊是永遠的創作基地】
現在,工坊原址租約到期,馬耀與巴奈也物色了新的落角處,在福進水圳附近的何家莊,租下了新的空間,重新打造喜丹卡露工坊。不僅多方邀請學有專精的職人進駐成為工坊老師,更將在戶外廣場打造全新的表演空間,讓孩子們能夠一展長才。也預計會以Live House的形式打造為音樂咖啡廳。
這座結合DIY教室、音樂教學、音樂咖啡廳、多元演出場地的工坊,在兩位創辦人的努力下,會繼續縈繞歡笑和音樂。至於未來,馬耀和巴奈抱持著開放自由的想法,即便工坊是以兩個孩子為名,也不希望他們一定要接班。只是部落的孩子們都知道,總有一個基地,能夠讓他們自由創作,也是他們最溫暖的歸宿。
© 2021 by Creat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Found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