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2021文化、社會與地方創生:理論與實踐」
國際學術研討會
國立中山大學主辦「2021文化社會與地方創方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10月29日於線上舉辦。大會專題講座,邀請財團法人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董事長、中山大學講座教授吳靜吉主持,同時邀請財團法人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執行長陳甫彥、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所長于國華共同參與,圍繞「萬物糧倉、大地慶典」討論地方創意的意涵。
1990年代初期的宜蘭縣,因為拒絕了六輕開發,雖保護了好山好水,卻面臨經濟發展困境。時任縣長的游錫堃推動「文化立縣」,提出以文化代替工業的「替代性發展」策展,並在吳靜吉博士建議帶領下,縣長與縣內主管前往法國亞維儂考察,了解文化活動如何帶動地方經濟振興。回國後提出的計畫就是「國際童玩藝術節」,並在1996年開始舉辦。這是台灣以大型節慶活動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起點,也是最成功的案例。
2016年,尼伯特颱風重創台東市,原本的偏鄉更深陷發展困境。當時農委會主委曹啟鴻,借鏡日本越後妻友大地藝術祭的地方振興經驗,希望由水保局台東分局推動類似的計畫;目前台東縣副縣長王志輝,即當時的水保局台東分局長,邀請吳靜吉博士和陳甫彥共商大計,於是展開了接下來幾年由下而上的地方振興「PPP」(Public-private partnership)推動。
推動的開始,先以2017年八月在花蓮農改場的共識營啓動,邀集花東地區中央及地方單位、農會、地方夥伴⋯齊聚一堂,激發地域振興的想像、凝聚共識、擘劃行動方案,可說是花東地區「地方創生」的先行。從台東到花蓮,眾多政府官員和民間單位參與工作坊,最後凝聚成「萬物糧倉、大地慶典」的雛型。
宜花東是台灣的有機廊帶,貫穿其間是台九「縱谷生活軸帶」及台11的「海岸景觀軸帶」。「萬物糧倉大地慶典」計劃以台九花東縱谷段、15個火車站點做為場域,先做「點」的盤點,地域物產、產能、價值鍵、亮點、利害關係人、風土資本、資源及限制、頭臉人物、地方組織等。由人事地物產各個面向交叉結構成為「面」,包括:旅遊、節慶、產銷、聚落、節氣、政策等;拉出時間軸、動缐軸、價值鍵、財務流、人際關係圖,並且以「缐」做為流動的軌道與推動力量。
宜花東具備優質的生存環境,採永續與全球在地化發展的生產型態,保有生存要項及生活品質,才能創造宜花東地區之富足與樂活,做為臺灣區域永續發展的典範。「萬物糧倉、大地慶典」理念,以花東縱谷南段做為第一階段資料盤點和串連基礎,後來成為「漂鳥197藝術節」的出發點。
基於「萬物糧倉、大地慶典」理念,大型節慶活動不再是消耗性的人員和資源流動,而是地方文化經驗和生活智慧的展現。節慶的舞台是廣闊的土地,演員是每一位生活在其間的人民,而展品是人與土地和自然共創的一切。四時節令帶來的環境氣候改變,讓自然也成為展示的對象,創造出萬物生命流轉的生態詩篇。萬物各有生命、但也彼此支持,互利共生,「萬物糧倉、大地慶典」提倡人回到自然之中,重新思考「人類世」的人類生存意義。
「萬物糧倉、大地慶典」提出了「縱谷主義」。每一個地方的文化生態,都是天、地、人、神的共創。藉由藝術的參與,可以呈現一個地方的特色,包括人文、社會和自然。這些條件的集合,成為一個地方的真實內涵展現。每一個地方都可以有自己的「主義」,但必須要回到自己的生活領域,找到與自然共同的特色與價值。每一個地方的主義都有價值,在文化多樣化的普世理想之中,任何地方人與自然共生的智慧,都可能是人類世困局的解決方案。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
于國華 所長
萬物糧倉・大地慶典
如何感受一個地方?
地方是空間裡的一個位置,座標不會改變,
但時間的流動,讓地方充滿變化;
只有停駐當地,打開心靈和環境對話,才能感受到真實的地方。
© 2021 by Creat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Foundation